回到四川读书都一年零了,今天突然在校友上看到,勾起我在梅州时的那些回忆,我吃的最多的粄就是钵粄和萝卜粄,还有就是新中路菜市场哪里的那家客来香的盐焗鸡,唉,好想吃!
QQ空间图片不外链,重新手动上传!
一、钵粄(发粄、碗粄)
原料:
做法:
1、将大米浸泡在冷水中,浸泡时间长短由米量决定。
2、将浸泡过的大米连米带少许水,一勺一勺地倒进石磨,将大米磨成米浆。
3、在米浆中掺一些用酒糟做成的“酵种”(今人用小苏打粉),充分发酵后倒入小陶钵中蒸熟。
4、蒸熟后的“钵粄”从碗面隆起来,像一座尖顶的小山峰,且出现裂缝,客家人称之为“笑”,喻为喜事降临的征兆,所以,钵(bo)粄要“越笑越好”。这是年节和红白好事常用的食品,可用于祭祀及馈赠亲人,红色的“钵粄”被人看做喜庆的象征。
温馨小提示:可以根据对色彩的需求在调味料上作调整。(白色的钵粄——加白糖即可、红色的钵粄——加白糖放酒曲、黄色的钵粄——加黄糖)
原料:
做法:
1、将大米浸泡在冷水中,浸泡时间长短由米量决定。
2、将浸泡过的大米连米带少许水,一勺一勺地倒进石磨,将大米磨成米浆。
3、用开水冲浆(这一步很关键),配以适量土碱(枧jian沙),盛在小碗中(个人建议:最好有大蝶子用大碟子)用旺火蒸至碗面周围膨胀,中间成窝形时即可。
现代做法
原料:
做法:
1、用冷水将粘米粉冲成米浆。
2、用开水冲浆(这一步很关键),配以适量土碱(枧沙),盛在小碗中(个人建议:最好有大蝶子用大碟子)用旺火蒸至碗面周围膨胀,中间成窝形时即可。
吃法:
原料:糖、盐、蒜等
①醮吃:用黄糖以及少许酱油熬汁,成“红味”,或用蒜仁、辣椒、盐煎调,成“白味”,放进粄碗中,用竹签划成小块醮吃,前者香甜,后者香辣。
②炸吃:把面粉调成糊,碗粄切成两块放糊中均匀拌于表层,放进滚沸的花生油锅内炸熟后捞起,配以“红味”“白味”“蒜蓉辣椒”均可,各具风味。
③炒吃:把碗粄切成小块,配以肉丝、鱿鱼丝、香菇、葱花等配料烹炒后盛盘中,撒上胡椒粉即可,味道甚佳,客家酒楼餐馆常喜欢采用这种方法烹制。
原料:
做法:
1、用三股剖法,即糯米三分之二,在来米三分之一混合磨成米浆,磨好后用石头压去水分。
2、把生粄放在拜箕内,一斗米用六合斤砂糖的程度,混合后放些香蕉油,用双手搓挪均匀。
3、把搓挪均匀的生粄放入蒸笼(蒸笼里最好铺好芭蕉叶),用猛火蒸,约一小时半就可起笼。
粘米粉300克、白萝卜1条、香菇4朵、虾米25克、瘦肉50克、盐(少许)、鸡精(少许)、 油(两大匙 )
做法:
1、将粘米粉加入适当的水和一点点盐调成米浆(盐无需太多)。
2、白萝卜刷成细丝、将香菇跟瘦肉剁成泥状、虾米洗干净炒干备用。
3、锅里放油烧热,放瘦肉跟香菇炒熟,再放进虾米跟白萝卜翻炒一会加上盐。
4、把步骤3里面炒好的材料倒进米浆里搅匀。
5、把调好的材料倒进蒸盘里(蒸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)。
温馨小贴士:蒸好的萝卜粄也可以放凉后再切成小块用煎锅稍为煎下,更香更好吃。
在梅州客家地区,每逢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,都有做糍粑的习俗。
原料:
做法:
1、取上等糯谷,最好是壳薄质软的红谷糯,经加工成白净的糯米。
2、打糍粑:用清水把糯米浸透,放进木甑(zeng)里蒸糯米饭,放进石臼里,用杵槌舂(chong)制而成。
(舂糍粑的杵槌,要用光滑的木杵,糯米饭粒便粘不住。经过用力舂捣,使之成羹状)
3、将羹状的料做成如鸡蛋般大小的糍粑。
4、蘸上炒米、花生、芝麻、黄糖等配制的佐料粉,吃起来柔韧鲜滑,香甜可口。
客家农村有句俗话:“十月朝,糍粑粄”
原料:
做法:
1、将苎叶洗干净,然后用开水煮熟,捞起挤掉水分。
2、用菜刀剁碎,加入糯米粉、白糖搅拌,加入煮过苎叶的水来和面团的软硬度。
3、将和匀的苎叶面团分成若干等份,用手搓成型,放盆里(抹一层生油,防粘底)置开水锅蒸熟即可。待凉后容易取出。
温馨小提示:
蒸好的清明粄,呈墨绿色,吃起来很香很软糯。以前都是直接用石臼捣烂叶子和糯米面团的,这样做出来的清明粄,吃起来苎叶味更香。用红糖蒸的清明粄,颜色会深些。
八、腐皮卷
做法:
1.冬菇浸软去脚,揸干水,蒸10分钟,切丝。
2.笋肉洗浸切丝,揸干水。
3.下油2汤匙,爆透笋肉,下冬菇、甘笋炒匀,埋芡。加入芫荽炒匀,待冷备用。
4.把腐皮改成约5寸方形,每张腐皮搽匀汁料,放入适量之馅,包密成长方形,用粉糊封品。
5.下油烧热,油要多些,放下腐皮卷,半煎炸到金黄色,原件或切件上碟。
温馨小提示:
腐皮卷算是梅州兴宁的特色小食。它的腐竹也很有特色。
九、黄粄
原料:
做法:
黄粄的制作方法颇有讲究。
1、首先要选上好的干柴草(如干茶树枝、干稻草等),把这些干柴草烧成灰,并在灰中加入一些杨梅叶子(调色用)和少许生石灰。
2、然后,把这种草木灰用干净的布包好放在桶中用水泡,制成浸米用的草木灰水。同时,将约占三分之一的糯米和约占三分之二的籼米淘净后,放在草木灰水中浸泡数小时,然后把它加工成米浆。再将米浆倒在锅中用文火煮,并不断搅拌,使水分蒸发而不致烧糊,从而制成柔软且富有韧性的粄团,将粄团取出放在铜盆中蒸熟,然后将蒸好的粄团放在臼中舂上十几二十分钟。
这样,黄灿灿、香嫩嫩的黄粄便制成了。
十、捆粄(簸箕粄)
原料:
做法:
1、将米淘洗浸泡发后磨成米浆。(米浆的制作过程前面介绍过,这里就不介绍了)
2、把米浆倒入平底铝盘蒸成薄粉皮。
3、将瘦猪肉切丝、韭菜切段、加绿豆芽炒成馅,以米粉板皮包馅制成春卷样,即可食用。
具体制作过程:
十一、笋粄
笋粄更是在食客群中享有盛誉。口感柔韧有弹性,且不腻口。
原料:
做法:
粄皮部分:
以薯粉为原料,用开水拌和揉搓,配以适量煮熟的芋或甘薯,制成薄度小圆形粄块。
内馅部分:
以半肥瘦猪肉及竹笋(冬笋为好)为主,分别切碎,再配上虾米、鱿鱼丝、香菇、胡椒粉、盐等。
成型:
最后用粄皮裹住肉馅,捏稳封口成半月形,放进开水锅中煮至粄块浮起即熟,便可加上佐料食用。
至于豆粄,粄皮的制作与笋粄相同,不同的是内馅则以赤豆或白豆为主,咸甜皆可,煮成后用热油浸润,更能显示粄食的香滑可口,且不致相粘。
十二、忆子粄
忆子粄的得名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,相传在明朝,大埔茶阳某地有一户人家叫松婶,其儿子阿根武艺出众,在郑成功部下当名海军,飘洋过海到台湾去铲除倭寇,除暴安民。松婶思念儿子,每逢中秋节,就做了儿子爱吃的粄,摆在月下,对月怀思。秋去冬来,足足等了30年。在一个中秋之夜,儿子突然回来,母亲端上儿子最爱吃的粄,欢庆团圆,此粄因而得名。
原料:
做法:
1、用糯米粉作粉皮,揉搓至软韧粘结,分成小团,撒上适量的生粉,压成粄皮;
2、制作馅料,一般以靓肉片、鱿鱼丝、豆腐干、蒜沫、香菇、虾米等为原料,加上适量的食油和酱油,焖至熟透,然后把馅料包进粄皮里,扎成四方立体形,用干净的叶子包好,涂上食油,放蒸笼里,用猛火蒸熟,再加上佐料,即可食用,其味别具一格。
十三、老鼠粄(米筛目)
后来传至台湾,当地客家人称为米筛目,是指制造时把粉团经过筛子般的擦板,从洞眼(目)中搓出粉条,由于“筛”的闽南语近似“苔”,所以俗写为米苔目。后来在马来西亚又有人写成米台目。
老鼠粄也传至香港,因“老鼠”之名不雅,当地人以粉条两端尖,状似银针,称为银针粉。
做出“升级版”老鼠粄的却是东莞厚街人。厚街人把磨出的米浆一分为二,做成生浆、熟浆,再混合两者,打至软滑。此外,汤底用猪肚、猪骨、粉肠以及多种药材香料熬成,最后还在老鼠粄上铺几块皮脆肉嫩的烧鹅,白红相间。老鼠粄爽滑富有弹性,烧鹅汁渗入汤中,满碗鲜香,东莞人称之为“烧鹅濑”。
从前有小贩挑着老鼠粄穿街过巷叫卖,售价低廉。没有烧鹅,他们就用一个搪瓷盅装着用辣椒面炒过的大头冲菜。那冲菜切得芝麻般大小,却是脆生生的,美不胜收,每碗老鼠粄放上一勺,画龙点睛,逗得食客盯着勺子喊:“多一点儿,再放多一点儿!”一旦小贩开恩,多给一勺,那个早上你的嘴就合不拢了。
(经典早餐)
十四、算盘子
原料:
配料:
调料:
做法:
1、芋头去皮煮熟压成泥;
2、加入薯粉和沸水和成面团;
3、搓成小圆球状,在中间压一个小孔;
4、放进开水中煮至浮起即可捞出;
5、锅中放油烧热,放入小葱头、蒜末炒香,然后放入香菇丝和肉丝、虾米煸炒,放入焯好水的芋头圆;
6、放入调料,生抽最后放;
7、放入青红椒丝炒熟即可。
十五、仙人粄(黑凉粉、草粄)
“仙人粄”又名草粄,是一种清凉饮料,它还可以临时充饥。用“仙人草”熬成的。农历入伏吃“仙人粄”是客家人的习俗,据说这天吃了“仙人粄”,整个盛夏都不会长痱子。“仙人粄”有降温解暑之功,且无受冷患寒之弊,在“仙人粄”中调入蜂蜜,再洒上点香蕉露,食之清甜爽口,沁人心脾。
仙人草为唇形科草本植物,高1米上下,整株拔起,晒干呈黑色。山区群众中有人工种植,作为山货出售。仙人草可长期保存,时间越久,效用越好。
仙人粄制法颇讲究手艺,做得好的,软滑到要用手捧才拿得起,柔韧到要用刀(或竹片刀)来割碎,入口有嚼头。
因为非米制品在台湾叫仙草冻,不叫粄; 早期只在客家地区有人食用,尤其是新竹关西为最大植物产地,因其功效清凉退火保健养生,当成妇女夏天怀孕时必备降火气饮料。
加冰叫仙草冰,加蜜叫仙草蜜,冬天冷呼呼吃一碗烧仙草,天大享乐!
仙人草
在《中国医学大词典》中记载:“茎叶秀丽,香犹藿檀,夏日取汁,凝坚成冰”,有“泽颜、疗饥”之功效。据专家研究,常吃仙人粄有止渴、解暑、生津功效,对高血压、风湿关节炎、中暑、感冒、糖尿病等都有一定的疗效。
原料:
做法:
(*^__^*) 嘻嘻……
看完上面关于客家“粄”的介绍,相信大家不难发现,客家人的糕点主要用的材料都是米粉米浆居多,可以是粘米粉,也可以是糯米粉,还可以是薯粉等等。主料基本都是近乎一样,差别就在于加的配料,粄的做法等,所以,可以用万变不离其中去形容这些粄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勤劳质朴的客家人对于生活的态度,对于食物的要求,在追求食物多样化的道路上,客家人毫不保留地显现出了他(她)们的聪明才智。
最后再跟大家推荐个客家小食最多的地方——梅州,有人说,最好的客家菜在梅州,梅州最好的客家菜在大埔,大埔最好的客家菜在百侯,这话虽然有些夸张,但是细想一下也挺有道理,梅州百分之九十多都是客家人,自然多多少少会做客家小食,做的人多了,想吃到好吃的客家菜根本不是难事,关键是合不合您的胃口。梅州大埔县是“中国小吃名县”,那里糕点小吃绝对是美味之极。
好了,下面来介绍
梅州客家客乡王盐焗食品
梅州客乡盐焗王成立于1998年,产品有盐焗凤爪\盐焗鸡翅\盐焗鸡\盐焗鸡腿\盐焗鸡肾\麻辣凤爪\麻辣鸭爪\盐焗鸭下巴\豆干\鱼干\鸡翼尖等。公司产品自进入市场以来,已行销全省、市、县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。
1.客乡王盐焗(咸香口味)鸡爪(团购价23元)
(真空包装,◆450克装)
保质期:冷藏保鲜10天
产地:广东梅州
配料:新鲜鸡爪、黄枝、食盐、味丹、
食用方法:直接食用
2.客乡王香辣鸭爪(团购价26元)
(真空包装,450克装)
保质期:冷藏保鲜10天
产地:广东梅州
配料:新鲜鸭爪、黄枝、食盐、味丹、辣椒
食用方法:直接食用
3.客乡王盐焗放养鸡(团购价23元)
(约0.75公斤重、真空包装)
保质期:冷藏保鲜10天
产地:广东梅州
食用方法:开袋即食。
4.梅州-客乡王盐焗鸡翅(团购价32元)
(真空包装,◆450克装)
保质期:冷藏保鲜10天
产地:广东梅州
食用方法:开袋即食
刘嘉玲在香港影视业里面算是知名度比较高,资历比较老的一位女演员之一。说到刘嘉玲,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。刘嘉玲在个人社交平台上晒出了出门登山的照片,在这一组踏青照片当
明星虽然大家知道刘嘉玲梁朝伟两人身价不菲,而且这么多年没有孩子所以活得也很随性,但是不少人还是不知道他们家是什么情况的。而近日刘嘉玲好友微博晒聚会的照片,让刘嘉玲梁朝伟豪宅意
明星要说起以前的经典电影那么就不得不提起周星驰了,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精品,当年也合作了不少美艳的女艺人。其中刘嘉玲周星驰电影经典片段也是不少人记忆当中浓厚的一笔,那么这些经典
电影要说娱乐圈现在感情比较稳定的夫妻,有些人可能会提到刘嘉玲和梁朝伟,但是很奇怪的是两人在一起几十年为什么不要生孩子?关于梁朝伟刘嘉玲不生孩子原因曝光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,不过
明星要不说明星没有半点隐私,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传闻出各种版本的新闻八卦,这不有消息说刘嘉玲的上海豪宅居然要转卖,获得本人亲自回应。这让小编想起来了前段日子柳岩被曝购买多栋房产,
娱乐资讯Copyright 2020 SoSoXi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联系邮箱1936216527@qq.com 粤ICP备19042673号-1 网监备案号:XA13136